深圳摆摊送外卖妈妈养出10岁“肉霸女”?老板叹气:老了怕遭罪
深圳巷口小面馆里,藏着一对母女的扎心日常。35岁的张姐,白天摆摊卖玩具,晚上骑电动车送外卖。

她穿洗白的蓝T恤,袖口破洞不明显,女儿却穿着新潮牌连衣裙。那天进面馆,女儿拽着衣角喊:“我要牛肉面加蛋!
”张姐擦了擦汗,笑着应下,转身去了卫生间。
女儿盯着两碗面,快速夹光自己碗里的肉。又把妈妈碗里的肉全拨进嘴,嘴角沾着汤汁。

张姐回来,女儿突然喊:“阿姨!我妈碗里没肉!”服务员皱眉要反驳,老板老张使眼色,又加了肉。
新加的肉,还是进了女儿肚子,张姐只吃面条喝汤。老张望着母女背影叹气:“这妈老了,怕是连养老院都住不上。
”这话难听,却是大实话——张姐丈夫早逝,一个人养娃两年。白天晒得脸通红,晚上送外卖到十点,就为让女儿吃好穿好。

可女儿呢?最新款运动鞋说买就买,奶茶零食不断供。上周要698的盲盒,张姐掏遍口袋凑皱巴巴的纸币。
更让人心凉的是,摊位后玩手机,商场里撒泼砸柜子。
张姐总说:“我小时候没鸡蛋吃,不能让孩子受苦。”她不知道,这不是爱,是把孩子养成“情感孤岛”。心理学说“过度补偿”,自己缺爱,就拼命给孩子。

可孩子习惯索取,哪懂父母背后的辛苦?见过太多父母穿旧衣,孩子穿名牌;吃剩饭,孩子吃大餐。
等孩子长大,嫌父母没本事,哪会想回报?为啥明知溺爱不好,还是停不下来?
有的因童年缺爱,想弥补;有的学原生家庭,觉得正常。还有人用“孩子还小”当借口,自我安慰。就像网上说“他还是个孩子啊”,越安慰越陷得深。

等孩子自私成性,再想改?
晚了!想避免溺爱,先问自己:“这要求必要吗?
孩子能自己做吗?”让孩子整理书包、递杯水,学会担责任。
拒绝不合理要求,解释原因,教孩子克制欲望。养孩子像种树,要阳光雨露,也要修剪枝叶。
爱太满会烂根,把握尺度,才能长成大树。你身边有类似的故事吗?评论区聊聊。
养育没有标准答案,但别让爱变成伤害。